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的部署要求,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紧紧围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重点聚焦案件质量提升、队伍能力锻造等核心任务,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
聚焦队伍建设,增强履职能力。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平安区纪委监委常委(委务)会学习、干部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化政治教育,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12次,学习交流2次,领导干部讲党课1次。强化业务培训,已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上级纪委监委组织的业务培训2次,培训纪检监察干部80余人次,并将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素能提升培训列入全区干部培训计划,届时开展全链条的纪法业务知识培训,着力提升业务理论素养。注重纪检监察干部实战锻炼,继续实施“跟案学习”“轮岗实训”“以案带训”等方式,选派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审查调查、监督检查等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提升能力。目前,已组织6名年轻干部“跟案学习”。实施师徒帮带机制,采取一名业务骨干带一名业务新兵的方式,由业务骨干现场讲、实际教,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已有7名业务骨干与10名新干部结成“师徒”,强化传帮带作用。严明政治纪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开展。
聚焦案件质量,提升办案质效。全面深化案件质量评查常态化机制,执行好《平安区纪委监委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暂行办法》,根据省、市纪委监委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相关工作要求开展常态化案件质量评查,对案件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案件质量。结合监督执纪执法一体化建设“1+8+3”联动工作机制,对移送协审的乡案区审案件在移送审理前实行“联核”把关(即由联点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审核),实现案件由“一案一审”转变为“一审再审”,对程序是否完备、证据材料是否充分、定性量纪是否准确等方式进行全面反馈,实行“一案一清单”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意见,把案件中存在的短板在审理过程中补齐,以案件协审为抓手,整合乡镇纪检力量,切实提升案件查办力量。促进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积极主动对接检察院、法院,对商请检察院提前介入、退回补充调查、案件指定管辖等事项进行沟通协调。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有关部门就案件中的疑难问题,及时通过联席会议及案件专题研讨会议进行会商,形成有效工作合力,有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聚焦法治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增强法治意识,加强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的法治教育和培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确保每一项工作都于法有据、依法进行,以“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为契机,为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征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将其作为开展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纪法培训的学习书目,不断提高监督执纪执法能力。严格依法依规办案,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证据合法、定性准确、处理恰当,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加强办案过程的法律监督,防止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被审查调查人员的合法权利。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以“平安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为载体,运用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达形式及媒体融合成果,持续进行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耿颖超)